市人大代表李文友:履職路上不停歇
環(huán)渤海新聞網專稿 "人大代表是人民選出來的,就要為人民鼓與呼。"作為省、市、區(qū)三級人大代表,李文友這幾天特別忙,鄉(xiāng)間地頭、房前屋后經常會出現他的身影。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即將召開,他忙著與村民走訪、座談,"我要把百姓的呼聲、群眾關注的熱點都帶到會議上,不辱代表使命。"
李文友當人大代表的時間不長,可他充分發(fā)揮自身優(yōu)勢和專業(yè)特長,撰寫了大量的建議和調研報告,在省、市、區(qū)各級會議,積極建言獻策,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。2017年3月,在唐山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,他就提出了《關于銀陡路亟待修復的建議》《關于唐山市爛尾工程給予優(yōu)惠政策的建議》《關于在農村普及婚前教育的建議》《關于修建機場路到鴉鴻橋連接線的建議》等,既有涉及我市轉型發(fā)展的戰(zhàn)略性、綜合性、前瞻性問題的建議,也有解決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對策,涉及全市各個領域、多個方面,質量比較高,得到了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,目前他所提出的這些建議都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。
除了人大代表,李文友的另一個身份是豐潤區(qū)常莊鎮(zhèn)門趙莊村黨支部書記、村主任。在村民眼中,他是個能人。"文友書記僅用兩年多的時間,就使我們門趙莊徹底告別臟、亂、差,一躍成為河北省美麗鄉(xiāng)村,成為農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先進村、樣板村。"村民吳自存說,"他一心為咱老百姓著想,可是把實事好事辦到大伙兒的心坎兒上啦!"
門趙莊村的飲用水井年久失修,管道老化破裂,嚴重影響村民飲水安全。李文友多次跑鎮(zhèn)里,聯系區(qū)里有關部門。經過多方努力,籌資20萬元新打了一眼330米的深水井,并對破舊管道進行改造,讓村民喝上了甘甜的自來水。如今,村民反映強烈的3500平方米垃圾大坑被改造成水上樂園,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;原來廢棄的廠區(qū)被改建成了1132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禮堂,成為村民學習培訓、擺放宴席、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;全村303座旱廁全部改造成雙甕式加壓水沖廁所,庭院凈化水平顯著提升。
不僅如此,在李文友的主持倡導下,村里成功引進民辦幼兒園,還減半收取學費,有效解決了村里幼兒入學難題。并投資30萬元,購置校車一輛,保障學生安全上學。村集體出資12.6萬元,為村民辦理農村合作醫(yī)療,切實減輕了村民負擔,參合率達100%。在鎮(zhèn)里和豐潤公交公司的支持下,成功開通了110路公交線路,極大地方便了村民進城辦事。
走進門趙莊村,一幅幸福宜居的美麗畫卷立即映入眼簾:98噸重的村標石巍然屹立在村口,平坦寬闊的水泥路四通八達,各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……
"幸福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門趙莊村今天的變化,只是我干好本職工作的開始!"感受著村民投來的信任的目光,李文友沒有駐足,又謀劃著新的打算。
記者 王雪漫 |